沈氏研易樓藏書其實上了太平輪 by 長天執行製作 / 傅琦
周日午後,和幾個許久不見的朋友聚會,
說起最近忙碌的事情,很自然地就提起了太平輪的首映。
那時,其中一個在故宮工作的朋友,聽到了太平輪,
就用著感慨的口氣說,沉沒的太平輪上,有一批數億元的古書。
做太平輪紀錄片時,我們知道上面有公債、有古玩、有鋼條,
可是卻是第一次聽到船上面有古書。
根據朋友的回憶,在1980年有一位沈仲濤先生,
聯絡故宮要捐贈他所收藏的古書,當故宮前往沈老先生家時,
發現了許多宋、元、明、清的善本90餘種3500冊,
其中新刊校定集注杜詩的宋本、晦庵先生文集宋朝的福建刊本,
都是世界孤本,這些書籍的再現,對於歷史和文學,都有著重大的意義。
這位沈仲濤先生,從上海來到台灣,
家中三代藏書,在國共內戰時,上海已經不再安全,
沈先生把家中的藏書,分成兩批,第一批隨身攜帶來到台灣,
另外一批,則是運上了太平輪。
1949年的小年夜,這批藏書,隨著太平輪沉沒於海底,
沈仲濤面對這個消息,他沒有任何表示,
就連帶來台灣的這一批藏書,
他也只是默默地保存著這批價值連城的藏書,沒有告訴任何人。
直到1980年,沈仲濤先生鑑於自己年事已高,
決定把家中的藏書全數捐給故宮時,他才說出這一段往事。
根據沈老先生的說法,太平輪上的那一批古書,
和他捐給故宮的書籍等值。
而沈老先生在把書籍捐贈給故宮後一個月去世,享年九十歲。
當年這一批藏書的捐贈,
是由之後出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的昌彼得教授主持,
昌教授還在自述上說,接收沈氏研易樓的藏書是生平三大快事之一。
在1986年,故宮幫這批藏書,編了一本沈氏研易樓善本圖錄,
在故宮月刊上有多篇專文討論這批藏書,
故宮還在沈仲濤先生百歲冥誕時,在故宮月刊上專文感紀念沈老先生。
聽完關於沈老先生的故事,我們接觸到太平輪上的另外一個面相,
我們相當希望能夠聯繫上沈仲濤先生的後代,
能夠從他們的回憶中,去認識這位不平凡的收藏家。
圖片出自於故宮博物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