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臺灣人在滿洲國》-勇闖天涯

 

1932年,滿洲國成立。溥儀回到東北,懷著能延續滿清政權期盼,選擇在日本的扶植下,成為滿洲國的執政者。他在《我的前半生》自傳中說「請我勿失時機,立即到「祖宗發祥地」主持大計,可以在日本人的支援下,先據有滿洲,再圖關內」。其實他內心明白,自己只是個供關東軍操控的傀儡。這時的溥儀既痛恨將他拉下皇位的「革命黨」人,對於日本人又心存防備,相較之下,臺灣人成為溥儀較為信任的對象。

 

而當時的臺灣人在日治社會的差別待遇下,很多一流的知識份子,被限制不能讀法律、工科,只能讀農業或醫科,醫生這條路相較之下,是日本政府干涉不來的,許多優秀的台灣青年因此紛紛從醫,無奈的是當時臺灣只有一所醫科大學,培養的醫師有限,於是位在東北的滿洲國,提供了臺灣青年更多的發展機會。正逢出身新竹的謝介石當上滿洲國的外交總長,他官途上的成功,更讓臺灣人認為滿洲國是個能提升社會地位、擺脫次殖民身分一展長才的國度。於是,許多臺灣青年,選擇離鄉背井到滿州國發揮才識。而他們的社會人脈,通常決定了他們前往滿洲國的職位。

 

像是台大心理學系教授黃光國先生,他的父親黃子正就是透過謝介石介紹,在台北醫事專門學校畢業後,成為溥儀的御醫;同屬在臺灣完成醫學教育在前往滿洲國的還有謝秋涫,他在東北設立了第一家獨資醫院「百川醫院」。

 

溥儀御醫-黃子正(黃光國提供)

黃子正(黃光國提供) 

 

 

東北百川醫院(吳餘德提供)-謝秋涫為後排左二

東北百川醫院(吳餘德提供)

 

 

赴東北發展的臺灣人,每五人就有一人是醫生,這些在滿洲國行醫的臺灣菁英,在東北經歷過鼠疫傳染,也曾遇過土匪或狼群,驚險的際遇仍停止不了他們懸壺濟世的熱情,更有許多醫生是帶著抗日情懷離開臺灣,遠赴祖國北方的黑土,為祖國人民熱心服務。

他們的德行與醫術傳遍東北,這讓那時的東北人認為遙遠的南方有座醫生島,那座島,便叫臺灣。

 

*更多消息請上《臺灣人在滿洲國》Facebook粉絲專頁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iwanese.in.manchurian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長天傳播Skye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