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國385月,

我的父親所屬的軍隊隨著中央政府撤遷到臺灣,

母親也因眷屬配給到中壢陸軍眷村。

因此我從出生後,就在眷村生活一起與鄰居小孩為伍,

那時眷村有如世界鋼乘聯合國的情形一樣,

從大陸各地遷離的軍對眷屬,都搬住在一起,

各戶住家有其家鄉口音,大人和小孩開始一起融合相處,

我家隔壁的鄰居,是從浙江定海般來的住戶,

我母親稱他們夫婦說是"梅營長和梅太太",

長聽到他們浙江口因的談話。

軍村中的小孩也開始完再一起,

孩子間常會問對方的一句話是"他爸爸是作什麼!"

我會回答每個人,告訴他們說"我爸爸是33師,防守金門前線"

可是梅哥很少提及有關他父親的事,

只聽我母親的口語,好像是駐舟山,

那時也不知道周山和金門倒底在哪裏,

只是印象裏,每次看到他父親回來的數日,

他家裡就有十來人一起來相聚,稱兄弟,尊輩分,互有紀律,

假日過後也一起返回舟山。

當時臺灣的總統是蔣公中正,劉安祺是陸軍總司令,

所有的國軍部隊都在守備,隨時江與共軍迎敵,

所謂前方是海南’金馬、東引、舟山和大陳等島嶼,

這些地方都位於長江口至福建廈門外海的沿岸島嶼,

經常與共軍迂迴近地戰。

 

據說當時舟山和大陳的守軍,不是中央編制部隊,

只有回臺灣時,才有臨時部隊番號,

可以看到軍級資料,其他在當地,

都是以由擊對五,沒有軍階、單位、代稱。

他們彼此以兄弟或是親戚相稱,在我記憶裡,

我們稱當地守衛犧牲的人是反共救國軍或是浙江部隊(俗稱鄉軍或是鄉勇),

共軍多次圍剿,進犯數年,不少島以及家屬被屠殺,為國捐軀,

當時國安單位都是為機密文件,外加上國際間的勢局和壓力,

所以大多數人都是默默無名不能公佈,

而且尚有家屬被掩蓋為失踪,下落不明,孤魂異域。

國共雙方爭峙多年,一直到韓戰和談後(1953?)最後宣告。

棄守舟山群島和大陳島將軍隊編歸建制單位,

其跟隨家屬,一江山和大陳島來的難民,

暫被安斷在東門旁撤的為張建築區,至此一世代的悲劇,

如與著春雷春雨,而淹是在歷史波濤駭浪中,

中國的命運也繼續延續在兩岸中國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長天傳播Skye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