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密之二、密運四大關鍵人

撰稿人:丁雯靜   

圖文編輯:陳岱妤 / 傅琦  監修:陳郁婷

蔣介石密運黃金的核心人物,嚴格地來說,共有四個人。一位是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;一位是蔣介石的大兒子蔣經國;一位是蔣介石的大舅子宋子文;一位是蔣介石的妻子宋美齡。

這四個人當中,有三位是蔣介石可信任的家人,但也從中,我們可以看出,俞鴻鈞在蔣家的地位和重要性。

 

 俞鴻鈞1.jpg    

俞鴻鈞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身份:時任中央銀行總裁

任務:黃金搬運總規劃

俞鴻鈞是黃金搬運的關鍵人物,如果沒有他,黃金根本無法離開上海中國銀行的金庫。他堪稱是蔣介石密運黃金的總企劃。政府來到台灣後,俞鴻鈞曾擔任過台灣第四任省主席(1953年),在《俞鴻鈞傳記》中,對於當年協助蔣介石運黃金的往事,他只說這是個人意志行為,而不是任何人的指揮。雖然從現在的史料和檔案中看來,俞鴻鈞所有的密運黃金行動,都是直接和蔣介石單線報告,決定運走央行黃金,不可能是俞鴻鈞個人意志,但《俞鴻鈞傳記》之所以這樣說,應該是當年的時代氣氛,不適合說。正因他的為人處事相對保守,才讓他成為蔣家最信任的外人。

 

聖約翰大學校門1.jpg  

這位政壇上的低調人物俞鴻鈞,其實大有來頭,他是宋子文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學弟,也是蔣介石的連襟孔祥熙所重用的財務大臣。抗戰時期,在蔣介石面前,暗中較勁的孔祥熙和宋子文,都希望將俞鴻鈞留在身邊。在政治家族的搶人風波中,俞鴻鈞圓融的行事風格,讓他依舊成為「蔣宋孔」家族的紅人。

 

愛盧一1.jpg  

我們從蔣介石的日記中發現,194810月,蔣介石就多次和俞鴻鈞在上海的愛廬見面(蔣介石在上海的官邸),商討的內容是什麼?目前無從得知,但就在蔣介石和俞鴻鈞見面後不久,國軍在三大戰役(東北、平津、徐蚌)中,一路潰敗。1948年11月22日,徐蚌會戰後兩星期,蔣介石在日記中透露,計劃運走黃金的念頭,他在日記上說:「若要復興民族基業,另選單純環境,縮小範圍,根本改造,另起爐灶不為功,現局之敗,不以為意矣。」就在日記寫完後八天,第一趟也是最大宗的黃金密運台灣行動,就此展開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俞鴻鈞在蔣介石下野後,其實曾經卸下中央銀行總裁這個職務。19491月以後,儘管劉功芸(19491月~6月)和徐堪(19496月~10月)分別接下央行總裁的位子,可是俞鴻鈞還是從中指導整個央行運送黃金的作業;期間,他仍持續向蔣介石報告。同樣地,兩任央行總裁也會聽從俞鴻鈞的意見。我們從檔案中也發現,劉功芸和徐堪根本無法決定多少黃金該留在國庫,從這點也充分看出,蔣介石雖然下野,但整個政治權力的運作,其實從未離開他的掌控,而俞鴻鈞則是他最佳的左右手。

 


蔣經國1.jpg    

蔣經國

身份:蔣介石長子

任務:黃金搬運總執行人

協助執行黃金搬運任務的蔣經國,在1949那年,他無官一身輕,那是他和父親蔣介石相處最密切的時光。那段時間,舉凡各種重要會議,蔣經國幾乎都有參與,黃金搬運的任務也不例外。

民38年父子溪口1.jpg  

蔣經國在《風雨中的寧靜》一書中,對於黃金運台的事,有部分著墨。他在1949110日說道:「父親派我赴上海訪俞鴻鈞先生,希其將中央銀行現金移存台灣,以策安全。」同年116,蔣經國又在日記上說:「父親約見俞鴻鈞、席德懋兩先生,指示中央、中國兩銀外匯處理要旨,蓋欲為國家留一線生機也。」由此可見,蔣介石在下野前,已經將黃金和海外外匯兩個國庫資產,安置妥當。

同年210日,蔣經國說:「中央銀行金銀之轉運於安全地帶,是一個重要的工作。….。直至今日,始能將大部分金銀運存於台灣和廈門,上海只留二十萬兩黃金。此種同胞血汗結晶,如不能負責保存,妥善使用,而供諸無謂浪費,乃至資匪,那是一種很大的罪惡。」蔣經國所說的只剩二十萬兩黃金在上海,那是第四批黃金空運後,上海金庫所剩的黃金數量。

從蔣經國的日記中,我們可以看出,他在黃金運台任務中的角色。他很清楚,運台黃金是維繫國家命脈的根基,是未來中華民國的命根,他必須成為父親執行黃金任務最重要的左右手,同時他也是蔣介石最可信賴的人。上海解放前夕,蔣經國奉蔣介石之命,前往上海取回中央信託局僅存的珠寶,但因飛機接到「江灣機場已有砲彈落地,不可降落」的訊息,又折回嘉義機場。蔣經國執行任務失敗,因為上海已經被「解放」。但為何是回到嘉義機場呢?因為「嘉義機場」是空軍運輸大隊的主要基地,也是當時空運黃金的執行單位。

事實上,蔣經國很清楚,這些運台黃金,有一大部分是抗戰人民的血汗錢,俞鴻鈞曾經對蔣經國說:「每一個錢,敲開來看,都是有血!」蔣經國感同身受表示:「這幾句話,太深刻,太有意義了。」後來,蔣介石的祕書周宏濤等人,也曾經對蔣介石說:「運台黃金是國家的錢,不是國民黨的私產。」在那個年代,這些被視為國民黨的忠臣,說這些話,其實都表現出,他們一定的氣節;而蔣介石也聽了建言,在美援來台不久,就將所有的黃金集中在台灣銀行,後來央行復行後,運台黃金就順理成章,進了中華民國的國庫。

 


宋子文.jpg    

宋子文 

身分:蔣介石的大舅子 廣東省主席

任務:黃金搬運對外協調

黃金搬運中,俞鴻鈞前前後後的幾份電報中,我們看到了台灣相對陌生的名字,宋子文。宋子文是宋美齡的大哥,在蔣介石北伐成功後,宋子文是蔣介石的財務大臣之一。抗戰時期,宋子文更扮演起美國協助國府軍事援助外交功臣的角色。宋子文是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的高材生,也是在19271937年,中國的「黃金十年」中,協助中國建立金融制度的推手。熟悉金融制度的宋子文,在1945年抗戰勝利、中國外匯存底高達十億美元的時候,以行政院長之姿,努力抑制法幣貶值,讓百姓可用法幣換黃金。短短幾個月內,國府353萬兩黃金,流到民間,這就是著名的「黃金風潮」事件。但宋子文的拋售黃金策略,並沒有達到抑制法幣貶值的效果。1947年3月,宋子文下台。

1948年底,宋子文卸下行政院長一職,前往廣東擔任省主席。此時,第一次密運黃金的行動中,仍有他的角色。我們從宋子文的左右手丁世祺,和他的妻子丁惟柔的傳記中,找到宋子文為何要找海關總署協助搬運黃金的答案。宋子文認為,當時國家的局勢相當混亂,如果由自己的軍艦來運黃金,消息很容易走漏,再加上,海關總署是外國人管轄,比較不會干預中國內政,因此找海關總署是相對保險的。因此,第一趟運到台灣的兩百萬兩,以及第二趟運到廈門的黃金,都是由海關總署的「海星號」負責;「海星號」堪稱運送黃金的「超級黃金船」。

 

宋子文與黄镇球1.jpg  

後來五次運送黃金任務,儘管宋子文參與度不高,但我們從宋子文的資料中,可以看到,宋子文主要的出差地,都和黃金的保存地有關。19494月宋子文先到了台灣,然後隨即前往廈門鼓浪嶼。當年在廈門經濟副刊》擔任記者的洪卜仁就曾向宋子文詢問,前來鼓浪嶼的原因,是不是為了調度黃金?宋子文笑著回答:「你們記者消息都很靈通啊!」不過,因為會見中央銀行職員,宋子文這趟鼓浪嶼行程的真相,這才曝了光。其實,宋子文是代替蔣介石來處理運到鼓浪嶼的黃金白銀事宜。另外,我們也從檔案中發現,由空軍空運黃金到台灣,其實也是宋子文的意見。194912月,宋子文沒來台灣,而是選擇到美國定居。站在中華民國的角度,宋子文也算是黃金運台的一大功臣。

 


蔣夫人單照-2-1.jpg    

宋美齡 

身分:蔣介石夫人

任務:國際情報傳遞

在黃金運台的概念中,和黃金一樣,同屬國庫資產的,就是外匯。根據1949年的央行資料顯示,國府當時共在七個國家有外匯存底,總外匯折合黃金比國內的黃金數還高,共640萬兩(大陸國庫450萬兩)。面對龐大的外匯存底,共產黨主張凍結中華民國資產,因此政府必須在共產黨尚未動作前,取得先機。在這波搶匯大戰中,人在美國的宋美齡發揮了作用。

 

宋美齡給的電報1.jpg  

 19491月,在蔣介石尚未下野前,宋美齡將美國可能會凍結外匯的消息,在第一時間內,打電報給蔣介石(檔案附件如下),要他盡快取回外匯。這是國共雙方的另一個戰場,也就是「搶匯戰爭」。但政府之所能保住外匯,很重要的原因是,只有中華民國政府擁有領取外匯的密碼,也就是所謂的「key」。根據央行的檔案顯示,在國共的「搶匯大戰」中,共產黨拿到了5%的外匯,其他95%,最後還是在政府的手上。19498月,從美國運回台灣的20萬兩黃金,就是從外匯轉成的。這批運台黃金,後來都用於軍費上。另外,19496月,國府在廣東發行銀元券時,銀元券的準備金,和主要流通的銀元,也是動用了715萬美金的外匯來發行。                  

總之,640萬兩黃金的外匯,是當時國家的重要資產。很少人發現,宋美齡對於保住國家外匯的功績,就連宋美齡也很少提及這段往事,如今被發掘,也算是給歷史一個新交代。

 

20110330解密之三 ─ 黃金密運經過(上):陸海空總動員四過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長天傳播Skye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